"瞻彼阕者,虚室生祥,吉祥止止"是什么意思啊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0 01:19:35
忘了在哪本书里看到的,感觉像上古文的语法。。

《庄子·人间世》:瞻彼阕者,虚室生白。
陆德明释文:崔云:‘白者,日光所照也。’
司马云:“室,比喻心,心能空虚,则纯白独生也。”
后常用来形容一种澄澈明朗的境界。

郭象云:夫视有若无,虚室者也,虚室而纯白独生矣。
“虚室生白”是透析庄子美学的一个切入口,“虚室生白”所体现出的道的虚与心的虚的契合是中国美学的大题目。虚静作为审美发生的心理前提,影响了陆机、宗炳、刘勰等一大批理论家,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概念。在庄子的文本中,“白”和“朴”相关联,“白”所彰显的质朴、素淡的美,其本质在于自然而然。这种美的理想对艺术实践发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庄子选择的审美实践方式则是“游”,“游心于道”就意味着否定和化解。一方面否定智识和道德,另一方面用自然而然的至理化解俗情,这两者是统一的。由此可以引出审美心理的特征乃是超功利与非逻辑。“游刃有余”是游的心灵境界在现实层面的落实,它启发了艺术创作由必然到自由的过程。审美心理的高峰体验是“至美至乐”,一种“天人合一”、“物我两忘”的境界。至美就是天地大美,体现了庄子以自然为宗的美学主旨,至乐无乐在于它超越了世俗的感官之乐,而上升到更高的与自然生命相融和的境界。以虚静作为心理前提,以游作为实践方式,进而追求至美至乐的最高境界,这三个环节充分阐发了庄子美学重真情、重自然的主旨。